應用案例 Solutions
LUSTER超高速相機工作原理:高速成像背后的技術突破
點擊次數:21 更新時間:2025-11-18
在工業檢測、科學實驗與影視領域,超高速相機已成為捕捉瞬態現象的核心工具。LUSTER系列超高速相機憑借其突破性的技術架構,實現了從微秒級運動捕捉到TB級數據存儲的跨越式發展,其工作原理融合了精密光學、高速電子與智能存儲三大核心技術。

一、光學成像系統:毫秒級曝光下的精準捕捉
LUSTER超高速相機采用全局快門CMOS傳感器,通過全局曝光技術消除傳統卷簾快門帶來的果凍效應。以SH6-113型號為例,其1280×1024分辨率傳感器在13800fps滿幅幀率下,單幀曝光時間可縮短至72μs,配合F/2.8大光圈鏡頭,確保在1/10000秒級曝光中仍能獲取清晰圖像。該系列相機支持彩色與黑白雙模式切換,黑白模式下感光度提升3倍,可捕捉低照度環境下的微弱光信號,例如在半導體封裝檢測中,能清晰呈現0.1mm級焊點缺陷。
二、高速數據傳輸:160Gbps帶寬的實時處理
為應對每秒數十GB的數據洪流,LUSTER相機采用10GigE/GigE雙接口設計,通過板載FPGA芯片實現數據預處理。以SH6-116型號為例,其160Gbps傳輸帶寬可同時支持8路4K視頻流實時輸出,較傳統Camera Link接口提升5倍效率。在汽車碰撞實驗中,該技術可同步記錄安全氣囊展開、車身形變與假人運動三組數據,為碰撞安全性分析提供多維視角。更關鍵的是,FPGA芯片內置的像素校正算法可實時修正傳感器溫漂與暗電流噪聲,確保連續拍攝24小時后圖像質量波動小于0.5%。
三、智能存儲架構:20TB容量的長效記錄
針對長時間實驗需求,LUSTER開發了陣列式并行存儲架構。以SH6系列為例,其標配4TB固態存儲模塊,通過RAID0技術實現讀寫速度突破1.2GB/s,而擴展版更支持20TB機械硬盤陣列,可連續記錄72小時1080p視頻。在風電葉片疲勞測試中,該存儲系統成功捕獲了葉片在10萬次振動周期內的微裂紋擴展過程,為材料壽命預測提供了關鍵數據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其自研的存儲管理算法采用動態分區技術,可將存儲空間劃分為128個獨立緩沖區,避免單一實驗數據覆蓋風險。
從半導體晶圓檢測到流體力學研究,LUSTER超高速相機通過光學、電子與存儲技術的深度融合,重新定義了高速成像的邊界。其8000-15800fps的幀率范圍、0.1μs級同步精度與20TB存儲容量,不僅滿足了工業4.0對過程透明度的要求,更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時間分辨率工具。隨著AI算法的嵌入,未來該系列相機有望實現從數據采集到特征識別的閉環控制,推動智能制造向更高維度進化。





